工地再生計畫 1.0 - 樓層形象
以工地剩餘的電管、自來水管、污水管等金屬管回收
,再以解構式的組裝概念創意混搭
滑鼠左鍵旋轉、右鍵拖曳
逆
逆
以工地現場的廢棄模板回收再生,
結構使用溝槽式工法再製
,將木料彎曲與型塑出全新風貌並兼顧實用功能
滑鼠左鍵旋轉、右鍵拖曳
逆
逆
以工地現場安全護欄、直管、A字管等結構
,與回收板模及德國天然護木油塗裝改造
滑鼠左鍵旋轉、右鍵拖曳
逆
逆
view more
物件所在位置16F
協力製作團隊
拼貼藝術家 鄒曉葦
材料來源:
一般住宅建案
材料特色:
以工地常見的鋼筋、木頭、水泥等餘料為創作媒材
拼貼藝術《凝聚》
從開發商視角切入,看待每座建築物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,包括設計、繪圖、施工到最後在地綠化等不同階段。
作品中抽象隱喻著穩固建築物的樑、柱、地基、磚塊、木板與螺絲,在整體工程中皆缺一不可,如同遠雄建設中各部門不同專業的結合,各司其職發揮所長,一同攜手前行。
工地常見餘料為創作媒材
透過拼貼的手法展現意象
拼貼藝術《期待》
由大眾角度切入,如何在毛胚屋交屋時想像自己未來的住家將如何裝修。
作品中抽象地以臨時燈、水泥地、梯子和鋼筋結構的元素象徵工地;以放鬆的人、閱讀、音樂、掛畫與植物等,營造出家的意象;打造出介於建設和完工之間的空間。家的核心是人,人需要的家是一個放鬆的空間,值得信賴的建設,是建築物最根本的要件。
透過水泥、鋼筋象徵工地
掛畫、植物營造家的意象